|
紫外線主要作用於微生物的核酸、脫氧核醣核酸(DNA)、核醣核酸(RNA)等,導致其被破壞,對蛋白質及其他生命物質亦產生一定之作用力。太陽光是最大的紫外線幅射源,但是經由電離層、臭氧層等之隔離後,剩下能到達地面的,主要是A、B波段,能殺菌的C波段則非常微量,科學家為了能便利又容易的獲得充足的紫外線,人造的紫外線幅射源《紫外線殺菌器》於是被發明,可以更有效、更集中的達到殺菌的目的。
許多病原菌將會藉由水的散布而引發疾病,包括霍亂、傷寒、桿菌性痢疾、阿米巴痢疾、腸胃炎……等。若要享用純淨、健康、高品質的飲用水,通常需要再針對水中雜質及可能危害人體健康的污染物質進行處理----目前唯一最有效的殺菌處理即是UV紫外線殺菌器。 |
 | |
|
 |
|
殺菌是紫外線主要的功能,挾帶著對生物強大的殺傷力,加上經照射後並不會改變水質的特性,因此最常被用來對抗水中難纏的細菌和病毒。
紫外線殺菌是美國國家衛生基金會(NSF)目前唯一承認的技術,其它同樣應用在水質處理,如機械式過濾層,均不被NSF所認可。紫外線殺菌燈,除優越殺菌效能,並可去除140種以上、小至0.2微米的水中雜質微粒和污染物。 | |
|
|
世界衛生組織把紫外線指數分為下列幾種曝曬級數
:
紫外線指數 |
曝曬級數 |
0 - 2 |
低 |
3 - 5 |
中等 |
6 - 7 |
高 |
8 - 10 |
甚高 |
≧11 |
極高 |
(資料來源
: 世界衛生組織) |
 | |
|